Editor /
Dee
Published /
2025年8月1日
每年一到夏天,天氣悶熱、胃口容易不穩定,有時明明沒吃很多,身體卻容易感到腫脹不適。這時候,飲食的調整就變得特別重要。
比起追求「少吃」或「節食」,選對食材、吃得剛剛好且營養均衡,才是養出輕盈體感的根本之道。以下是編輯私藏的夏季日常的飲食建議,每一餐都好執行,也讓你吃得舒服、有精神。

清爽早晨怎麼吃?少一點負擔,多一點營養
夏天早上,身體還處於剛剛醒來、代謝尚未完全啟動的狀態,這時候不必吃得過於油膩或複雜,重點是溫和喚醒腸胃、補充適量蛋白質與水分。
早餐推薦搭配:
涼拌黃瓜海帶:黃瓜補水清熱、海帶含有天然礦物質與膳食纖維,低油清爽,開胃也有飽足感。
茶葉蛋(1 顆):簡單又經典的早晨蛋白質來源,溫和不刺激。
源適餐S+ :每瓶僅 67 大卡,卻提供 10g 優質蛋白質與 3.5g 膳食纖維,特別適合沒時間備餐或胃口較小的早晨。
這樣吃的關鍵不是「吃少」,而是吃對:水分+蛋白質+低油清爽食材,讓代謝慢慢甦醒,一整天精神都比較穩定。

🍴 午餐重點:均衡營養 + 補充水分
到了中午,體溫上升、氣候悶熱,這時候的飲食建議以高纖、低油、足夠蛋白質與碳水為原則,幫助身體維持活力、穩定下午的血糖與情緒。
午餐推薦搭配:
清蒸鱸魚:魚肉富含蛋白質與 Omega-3,清蒸少油、易消化;若不吃魚,也可改豆腐或瘦牛肉,都是優質蛋白來源。
糙米飯:比起精緻白米,糙米能提供更多膳食纖維與B群,延緩能量釋放,維持午後穩定感。
冬瓜薏米湯:冬瓜搭配薏米,屬於夏季常見的「利水食材」組合,有助於日常調節體內濕氣,搭配清淡湯品一起吃,水分補充更完整。
空心菜:屬於高纖蔬菜之一,簡單蒜蓉快炒即可,促進腸胃蠕動、維持消化順暢。
這樣的午餐不只是吃飽,更是吃進「支撐下午活力」的能量與營養,讓你不再餐後昏沉、容易疲倦。

晚餐建議:減少負擔、幫助入睡
晚上吃太多、太油膩,不但會影響睡眠,也可能造成隔天早上的腸胃不適。夏季晚餐建議清爽好消化,避免吃進過多精緻澱粉與重口味料理。
✅ 晚餐推薦搭配:
涼拌雞絲菠菜:雞胸肉是低脂蛋白質來源,搭配汆燙過的菠菜與些許胡蘿蔔絲,用醋和胡椒調味,吃起來清爽又有口感。
蒸地瓜:作為複合型碳水,地瓜自然甜味足、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與抗氧化成分,作為白飯替代更合適。
百合銀耳湯:百合與銀耳在中醫觀點屬「潤」性食材,晚餐飲用能幫助安定心情、滋潤身體,同時也替代高糖甜品,減輕晚間負擔。
源適餐S+:若晚餐食量較少,或運動後需要補充蛋白質,可以適量加入一包 源適餐S+,快速補足所需營養,不會額外造成負擔。

✅ 夏季吃出好體感的關鍵小提醒:
多喝溫水、避免冰飲:每天飲用 1.5~2 公升溫水,有助於身體代謝循環,避免因冰品過多造成脾胃負擔。
餐後動一動:晚餐後散步 10~15 分鐘,不求流汗,只要輕鬆活動,有助消化與睡眠品質。
食材靈活替換:不一定要完全照表吃,例如魚肉可換豆腐、糙米可換藜麥或燕麥飯,視個人口味與需求調整即可。

吃對食物,是養出好狀態的開始
真正讓人覺得「身體輕盈、狀態穩定」的飲食,不靠極端節制,而是懂得觀察身體需求、用對食材去平衡日常。像「源適餐S+」,適時加入在忙碌或無法備餐的時候,也能提供身體所需的蛋白質與纖維,是很實用的輔助選項。
簡單、好執行的飲食選擇,搭配良好習慣,才能真正養出適合自己的節奏感——這就是最貼近生活的養生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