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故事

養生理念

科研技術

品牌系列

資訊專欄

產品專區

品牌故事

養生理念

科研技術

品牌系列

資訊專欄

產品專區

品牌故事

養生理念

科研技術

品牌系列

資訊專欄

產品專區

關節退化怎麼辦?從軟骨素到中醫食養,守住靈活的關鍵!

關節退化怎麼辦?從軟骨素到中醫食養,守住靈活的關鍵!

Editor /

Dee

Published /

2025年8月28日

走路、跑步、蹲下、抬手──幾乎每一個動作,都離不開關節。它們默默支撐著我們的日常,只是在年輕時,我們往往視而不見,直到某天發現膝蓋上下樓有聲響,或是清晨起床腰背僵硬,才驚覺:原來關節需要被好好照顧。

關節退化,從什麼時候開始?

很多人以為關節退化只會發生在老年,其實退化的腳步比想像得更早:

  • 18–25歲:骨骼已經發育完成,處於最佳狀態。

  • 30歲左右:軟骨開始出現輕微磨損,雖不明顯,卻已經在進行。

  • 40歲以後:不少人會感覺關節不再靈活,走路或上下樓梯時有時會「卡卡」或微微酸痛。

  • 50歲以上:退化性關節問題更加普遍,如果沒有及早保養,活動受限的情況就會更明顯。

「時間是把刀」,但如果懂得調養,關節依舊能保持靈活,陪你走更遠的路。

關節怎麼保養?補足營養最重要!

談到關節保健,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運動或護具,但真正的基礎,在於「補足營養」。其中,最受矚目的就是 軟骨素(Chondroitin)

硫酸軟骨素

軟骨素是軟骨組織裡不可缺少的成分,主要存在於關節軟骨與結締組織中。它的任務很單純──吸收水分、增加彈性,讓軟骨在壓力下能有「緩衝」的空間

打個比方,軟骨素就像關節間的「氣墊床」,幫助吸震抗壓,避免骨頭與骨頭直接摩擦。當體內軟骨素不足時,軟骨就會失去彈性,變得乾硬,導致關節容易磨損。

市面上的關節保健品,大多選用 硫酸軟骨素(Chondroitin Sulfate)。這是臨床研究最多、應用最廣的形式。研究顯示,它能:

  • 幫助維持軟骨彈性

  • 減緩關節退化造成的不適

  • 提升關節靈活度

對於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、必須大量走動的工作者,或是中高齡族群來說,硫酸軟骨素是關節保養的關鍵選擇。

透明質酸鈉

除了軟骨素,透明質酸鈉(Hyaluronic Acid Sodium) 也是常被提起的營養素。它就像關節中的潤滑油,能減少摩擦、避免僵硬。隨著年齡增長,透明質酸會逐漸流失,適度補充能讓關節「動得更順」。

II 型膠原蛋白肽

關節軟骨中有大量的 II 型膠原蛋白(Type II Collagen),是支撐軟骨結構的基石。隨著年齡退化,這些膠原蛋白會慢慢流失。補充小分子的 II 型膠原蛋白肽,能幫助吸收,維持關節彈性與穩定。

三者合力,形成「緩衝+潤滑+結構」的立體保養,能讓關節保持靈活順暢。

中醫裡的關節保養

如果說西方營養學強調補充關節所需的「結構原料」,那麼中醫則更著重於「調理體質」。中醫認為,關節問題多與 寒、濕、氣滯、血瘀 有關,因此會透過藥食同源的食材來輔助調養。

  • 溫:薑黃
    歸肝、脾經,性辛、苦,溫。功效是「活血行氣、通經止痛」,適合因寒凝、氣血不暢引起的關節僵硬。

  • 通:薏苡仁
    性甘、淡,涼。能「利水滲濕、健脾除痹」,特別適合濕氣重、關節腫脹不適的人。

  • 鬆:葛根
    性甘、辛,涼。能「解肌退熱、通經活絡」,對於肩頸僵硬、腰背緊繃特別合適。

此外,中醫也強調「生活方式」的重要性:避免久站久坐、注意關節保暖、適度運動(如太極、八段錦)、並控制體重,減少關節承受的壓力。

讓關節陪你走得更久、更穩

多年觀察下來,我發現大部分人都是「痛了才想到要保養」。其實關節保養就像理財──越早開始,越能累積健康資本

別等到膝蓋咯吱作響,才後悔沒有提早行動。如果要我濃縮一句話,那就是:年輕時多一點在意,中年後就能少一點負擔。

關節會隨著年齡自然退化,但我們完全可以延緩它的腳步。無論是 西方的科學(硫酸軟骨素、透明質酸鈉、II 型膠原蛋白),還是 中醫的藥食同源(薑黃、薏苡仁、葛根),再加上正確的生活方式,都能讓關節維持彈性與活力。

就像老話說的:「人老先老腳。」守住關節,就是守住人生的自由與行動力。

延伸閱讀:錯誤動作加速膝關節退化?你可能每天都在做!

延伸閱讀:

健康養生

健康養生

健康養生

Editor /

Dee

Dee

Dee

2025年8月28日

2025年8月28日

2025年8月2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