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ditor /
Dee
Published /
2025年10月9日
明明每天都乖乖洗頭,用了護髮、抹了精油,頭髮卻依然乾、毛、打結?有時候甚至越洗越糟,發根扁塌、髮尾分叉,連心情都被拖得毛躁。其實,問題往往不在產品,而在「順序」。
真正懂頭髮的人——像是女明星、造型師,甚至一些資深的編輯,早就偷偷改變了洗頭方式,用上了近年風靡歐美和韓國的「反向洗頭法(Reverse Hair Washing)」。
顧名思義,就是先護後洗。在洗髮前,先讓髮絲吸收營養,形成保護層,這樣清潔時反而更溫和、不傷髮。這種方法對於「頭髮容易斷裂」、「頭髮越長越容易掉髮」的人特別有效。長期使用下來,髮質會變得柔順有彈性,連頭皮都能慢慢恢復健康平衡。
Step 1:洗前梳髮
很多人不知道,濕髮的脆弱程度是乾髮的兩倍。這也就是為什麼,每次洗完頭一梳就斷、一拉就掉。所以在進浴室前,記得先在乾髮時梳順頭髮。
建議使用氣墊梳或大板梳——前者能輕柔按摩頭皮,讓血液循環更好;後者齒距較寬,不容易拉扯打結。
記得從髮尾開始,一點一點往上梳,讓每一縷髮絲都溫柔被解開。這一步,會讓後面的每個動作都更順,洗完頭也更不容易打結。

Step 2:乾髮塗潤髮
傳統洗頭的順序是「先洗後護」,但這樣往往只是讓護髮變成事後補救。當表面活性劑把油脂與水分一併帶走後,再塗護髮乳,效果早已打折。
反向洗頭法的核心,是在乾髮狀態下先護髮。此時毛鱗片仍緊閉,護髮成分更容易停留在髮絲外層,形成保護膜。
護髮的範圍要準確——只塗抹在髮中到髮尾,絕對不要碰頭皮。因為頭皮本身會分泌油脂,如果潤髮乳塗到頭皮,反而可能造成堵塞、加速出油或掉髮。
這一步特別推薦給染燙過的髮質或髮尾容易分叉的人。

Step 3:沖洗 + 洗頭
當潤髮乳充分吸收後,用溫水沖乾淨,直到摸起來沒有黏膩感為止。水溫控制在 約38°C 最理想,太熱容易讓頭皮過度乾燥、破壞水油平衡。
接著,進入洗頭的第二階段。很多人犯的錯誤是:直接把洗髮精倒在頭皮上。
其實正確方式是——先在手心加水搓出泡沫,再抹上頭皮。這樣能降低洗髮精的刺激度,讓泡泡更均勻地包覆髒污,洗得乾淨又不傷頭皮。
按摩時,用指腹輕輕畫圈,專注清潔頭頂、後腦杓與髮際線。髮尾只需讓泡沫順勢帶過,不必重複清洗,以免越洗越乾。
如果你是頭髮容易斷裂、頭髮一直掉的族群,建議選用不含硫酸鹽(SLS、SLES)的草本洗髮精。
像是含有側柏葉、何首烏等天然植萃成分的產品,不僅能舒緩頭皮,還能幫助強健髮根、減少落髮。

Step 4:吹到「八分乾」
最後一步,是多數人最容易忽略的細節。很多人喜歡自然晾乾,覺得那樣比較健康;也有人習慣吹到完全乾。
但其實,最理想的狀態是——八分乾。
當髮絲仍保留一點點濕氣時,它的彈性最佳、毛鱗片也還未完全閉合。這時若改用冷風吹 30 秒,能幫助毛鱗片緊密貼合,讓頭髮更柔順、有光澤。
吹風機要保持 15~20 公分距離,並順著頭髮方向從上往下吹,這樣才能避免毛躁與靜電。

好髮質,是洗出來的,不是抹出來的
保養頭髮這件事,其實很像照顧一段關係。不是靠一次昂貴的護髮就能改變,而是靠每天的堅持。
反向洗頭法不挑髮質——短髮的人可以告別打結,長髮的人減少分叉,染燙後的受損髮質,也能慢慢回復彈性與亮澤。
如果你常感嘆「頭髮一直斷裂」「頭髮越長越容易掉髮」,那麼,不妨從今天開始試試這個方法+選擇對的草本洗髮露。真正的美,藏在那些日復一日的小習慣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