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劍橋無限極研究中心,用科技重新定義中草藥保健

走進劍橋無限極研究中心,用科技重新定義中草藥保健

Editor /

Dee

Published /

2025年6月27日

走進劍橋大學的某個清晨,陽光斜照在哥德式建築的石牆上,仿佛歷史與知識的光芒正在悄悄展開新一頁。

如果你對「科研」的印象還停留在堆滿試管、白袍與冷冽光線的實驗室,那麼這趟由無限極與劍橋大學聯合策劃的科研探秘之旅,可能會讓你重新想像什麼叫做「未來已經來了來」。

無限極 x 劍橋大學

2015 年,無限極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,成立了【劍橋無限極研究中心】。這是個結合東方本草智慧與西方前沿科技的研究平台,近年來聚焦於延緩衰老領域,專注開發中草藥相關原料的活性驗證與機轉研究。

劍橋的技術實力不必多言——這是一所誕生了超過百位諾貝爾獎得主的頂級學府,其分子生物學與高解析影像技術在全球都處於領先地位。對無限極而言,這不僅是一次科學合作,更是一場跨越文化與語言的深層對話。

AI演算技術+超分辨顯微技術

走進實驗室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台外觀毫不起眼的設備——但別小看它,它可是融合了諾貝爾獎級的超分辨率顯微技術與AI演算能力

這台設備的厲害的地方,在於它不只能看到細胞,更能「想像」它們的動態變化過程。

過去,科學家做研究,只能通過顯微鏡的成像進行觀察和紀錄,只能看到靜態畫面,而且成像也不夠清晰。

AI 智能的加入,能模擬並預測細胞內部結構如何因應特定原料而產生變化。這也就表示,以前只能「看個大概」,如今能被「看得更清楚、理解得更深刻」。在研發初期,這樣的觀察力,至關重要。

科學家遞來一個透明試管,裡面漂浮著一團淡粉色的微小顆粒。你也許很難想像——這竟然是一顆「微型腦」。

這正是現在最熱門的前沿技術之一:類器官(organoids)。它們在實驗室中培養成形,擁有接近人腦的結構與功能,這對中草藥成分的研發來說,是極具突破性的應用。因為我們能更貼近人體層面,驗證配方的潛力與安全性。

實驗設備怎麼會浮在半空?

原來,這些精密設備的「落腳點」也藏著學問。

為了確保顯微成像的穩定度,實驗桌採用特殊懸浮設計,就算是遠處的腳步聲或輕微晃動,也會被自動感測並調節。這樣一來,即使拍攝細胞層面的圖像,也能擁有極高的精度與清晰度。

除了這些技術之外,劍橋無限極研究中心還搭載了石墨烯微電極——目前世界上透明度最高的微電極,能對細胞進行心電圖測量,以快速判斷原料或產品是否對這些細胞起效;全球首套能準確分析內質網結構的 ERnet 系統等等…

這些創新技術,不只是「看起來很厲害」而已,它們正一步步應用在無限極在研的延緩衰老產品中。當科技從顯微鏡前走進日常生活,這也意味著未來的保健品將不再只是經驗推論,而是真正「有數據、有依據、有結果」。


編輯私語|走出實驗室,走向生活

這趟探訪,不只讓我們「看熱鬧」,更「看門道」。從顯微世界的觀察,到類器官的模擬,再到研發設備的精密設計,我們看見的是科研的堅持,也看見中草藥未來更多的可能性。

對無限極來說,這不僅是一次技術升級的過程,更是一次用現代語言重新詮釋東方智慧的旅程。

在面對健康與老化這個全球議題時,或許,我們不一定需要追求「永遠不老」,而是更踏實地問一問:怎麼活得久,也活得好?

而這正是我們所期待的未來。

Share on Face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