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ditor /
Dee
Published /
2025年7月9日
每年進入盛夏,除了汗流浹背、空調不離身,心情也常常像氣溫一樣說變就變——莫名其妙煩躁、心悸、睡不好、甚至一點小事就動怒。
其實,這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。
從中醫夏天養生觀點來說,夏天屬火,對應五臟中的「心」,想要安然度過酷暑,養心就是養生的第一步。
這篇文章,將一次帶你掌握 夏季養心技巧、穴位按摩舒緩焦慮方法,讓你輕鬆找回身心平衡。
為什麼夏天特別需要「養心」?
夏季是「陽氣最盛」的季節,心經當令的季節,人體也會隨之進入活躍狀態。此時如果不注意調節,很容易導致「陰陽失衡」——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「太燥、太熱、太心煩」。
現代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、作息不穩、飲食油膩,這些生活習慣看似無害,實則會悄悄影響「心」的功能,讓你身體發炎、情緒浮躁、甚至影響睡眠品質。
心浮氣躁、易怒、心悸、暈眩、容易驚醒,都是夏季「心火過旺」的典型表現。

四大手部養心穴位按摩
中醫穴道保健中,穴位按摩是最溫和也最立即見效的方式之一。針對「夏天容易心悸、失眠、暈車、焦慮」這些常見問題,推薦你這四個超實用的穴位:
內關穴
位置:手腕橫紋上三指寬處,兩條肌腱之間。
內關穴是有名的「舒壓解悶穴」,可說是夏天焦慮者的救星。它連接心包經,有助緩解心悸、暈眩與焦慮感。建議在晚上7點到9點間(心包經最旺時)按摩效果最佳,可搭配深呼吸,一邊轉手腕一邊按壓20下,讓情緒慢慢沈澱。

勞宮穴
位置:握拳時中指指尖對到的掌心中心處。
勞宮穴是「清心熱」的代表穴道,中醫認為它能釋放心火、提振精神。每天早中晚各按1~3分鐘,不僅可以提神醒腦,對於常覺得「心浮氣躁」的人來說,也有穩定心神的效果。按摩到微微麻脹即可。

少府穴
位置:握拳時小指指尖對到的掌心偏下方。
少府穴在心經上,主調「心火過旺」,常用來舒緩煩悶與心悸不適。用對側大拇指按壓30~50次,可感到微微疼脹。對於怕熱、易怒或容易出汗的人特別有效,尤其適合夏天心火特旺、體質燥熱者。

神門穴
位置:手腕橫紋靠小指一側的凹陷處。
神門是鎮心安神的要穴,能緩解失眠、心煩與焦躁,對於夏天常半夜醒來或白天頭昏的人非常有效。建議在中午11點到下午1點間進行,每次按摩2分鐘,可搭配一杯養心茶,讓情緒慢慢平穩下來。

夏天養心吃什麼?
紅紫色食材養心又養顏,養心不只靠按摩,夏天飲食養生也很重要。中醫主張「五色入五臟」,紅色與紫色食材在中醫裡被視為養心的首選,幫助補血、安神、提升氣色:
紅色養心食材推薦:
紅棗:補血安神、改善氣虛
枸杞:養肝明目、滋補心血
紅豆:利水消腫、清熱解暑
紅蘿蔔:補氣強心、健脾消暑

紫色養心食材推薦:
紫山藥:補脾益腎、滋養氣血
茄子:降火抗氧、改善血液循環
紫蘇:理氣解鬱、改善悶熱不適

養心的黃金時段你掌握了嗎?
除了吃對食物、按對穴位,時間的選擇也會影響養生的成效。中醫強調「順時養生」,以下這兩個時段是「養心關鍵時刻」
11:00-13:00(心經當令)
此時人體心氣最旺,適合靜坐、喝杯養心茶、短暫午休(20~30分鐘),對提升下午精神非常有幫助。
19:00-21:00(心包經當令)
晚餐後散步15分鐘,搭配穴位按摩與放鬆呼吸,有助於清理一整天的情緒壓力,也讓晚上更好入睡。

夏天要安心,先從「養心」開始
別再忽略那一點點的心悸、煩躁、睡不好,那可能是身體在對你發出「心火過旺」的警訊。只要從每天 10 分鐘穴位按摩、調整飲食、選對養心食材、配合時間與作息,就能在這炎炎夏日裡,找回從容與穩定的自己。讓我們一起,從養心開始,過一個不燥、不悶、不亂的夏天。